返回

帝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5(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妃娘娘教养的,小小年纪就懂事知礼。”

    他惯会夸张,把静太妃逗得乐呵呵直笑,叫人把知漪抱回来。

    等开了膳,宣帝少有地打破食不言的规矩,不时让宫女给静太妃布菜,叫静太妃的小碗堆得冒了尖儿,“您体弱,太医说正是该多吃些补补。”

    安德福接道:“有道是药补不如食补,太妃娘娘往日就是吃得太少了。”

    话语间,静太妃未开口,就听得她身侧的知漪用小木勺指了指桌上的清蒸粉肉,似乎是附和二人的话,“阿嬷,吃。”

    云嬷嬷会错意,给她夹了一块,“姑娘可是要吃这个?”

    知漪歪头看了看,舀起肉来咬下一口,腮帮子立刻鼓起来,小嘴边油光蹭亮的。

    她像小松鼠嚼食般,吃相萌憨,叫静太妃都没了用膳的心思,只一心笑看她了。

    宣帝亦在默不作声看着小姑娘,见她的小包子脸鼓鼓的,还不忘抱着甜甜的果酿,鼻间蹭了一点粉末仍不自知。

    他收回目光,眸中添了柔意,饮下一杯清酒。

    第4章甍

    许是了了一桩心事,静太妃心情极好,用过膳后让陶嬷嬷她们扶她沿廊小走。宣帝尚有政务不便久待,令众人好生照料便与安德福离去。

    京城偏北,春雪未完全化开,平日观赏鱼儿的云清湖上仍有一层薄冰,细看下去还能望见一尾尾金中带红的锦鲤在冰下游摆,这亦是园中初春一景。

    湖边建有几座精致亭阁,据说上面的行草字体匾额乃宣帝亲笔书写,每月都会有匠人小心擦拭修护。阁顶立有各色或站或立的神兽,威风凛凛,只是此时皆被一层白霜覆着,神态模糊。

    条条晶莹剔透的冰棱自四角垂下,午后的阳光将其折射出耀眼光芒,偶有冰棱化水滴下,在亭前形成一个天然的“水帘洞”。

    “还是外边的气儿闻着舒畅。”静太妃缓慢踱步,眼角皱纹舒展开,此时看着竟是精神矍铄,一点也不像久病之人了。

    几个嬷嬷相视一眼,心底俱是叹息。

    知漪被牵着慢走,不时望向远处的冰湖和梅树,满是好奇。

    “酣宝儿。”静太妃弯腰逗她,“你的猫儿呢?”

    “雪宝坏。”知漪告状了,“打湿,被子,徐嬷嬷生气。”

    徐嬷嬷笑着解释,“让姑娘喝姜汤呢,姑娘不情不愿的,老奴还道是姑娘不愿喝故意打翻的,没成想委屈姑娘了。”

    知漪点点头,若有其事,“委屈。”

    这话叫一众嬷嬷笑起来,静太妃乐不可支地揉揉她的小毡帽,“雪宝儿坏,咱们要不把它送走?”

    想了想,知漪还是摇头,护着猫儿,“不要。”

    走着,她忽然停住,蹬蹬迈着小短腿跑去边儿上的花丛中,摇摇晃晃的身子叫静太妃看了揪心,“快去扶着。”

    带回一朵含苞待放的粉色花儿,知漪满眼期待地递给静太妃,“阿嬷戴。”

    “小宫女们都爱在髻上插花,想必姑娘是记着了。”

    云嬷嬷笑,“大冷的天儿花都还未开,还是姑娘眼力好,一眼瞧见这难得的花苞。”

    静太妃接过,点了点她的小鼻子,“阿嬷老了,戴这些可不合适,也不好看。”

    知漪歪头,似乎不理解,“好看。”

    “姑娘觉得好看,主子何必自谦。”云嬷嬷替静太妃戴上,“谁不知咱们主子可是当初的京城第一美人儿,哪会不合适呢。”

    “正是呢,奴婢瞧着姑娘竟和主子十分相似,日后想必也是个极可人的美人儿。”陶嬷嬷小意劝导,“若非奴婢心里明白,只怕要把姑娘当成主子嫡亲的孙女儿了。”

    “尽会说些好话哄我。”静太妃嗔她,让徐嬷嬷牵过知漪,瞧了瞧,忽而轻笑,“被你这么一说,我瞧着竟也有几分像了。”

    知漪看了会儿她们,只顾着点头,实际什么都没听懂,小模样儿憨憨的。

    几人于小院内石凳上坐下,随行宫女忙铺上软垫,奉上手炉,立在风向处挡着偶尔吹来的丝丝凉风。

    知漪没让徐嬷嬷抱,自己努力坐上凳子,爬了几次都滑下来,回头见静太妃和嬷嬷们都盯着自己,想了想道:“站。”

    还知道给自己找理由,静太妃难得见她这有些机灵调皮的模样,欣慰道:“好好,咱们酣宝儿不喜欢坐。”

    当初小姑娘被抱来静慈宫时木讷胆怯,一点儿孩童该有的模样都没,静太妃还担心自己养不好这孩子,如今这般已足够让她喜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