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他的小青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17(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回头,裴暻之还在看着她。

    她又笑笑。

    “早安,苏子茵。”裴暻之想起了这一句,到底还是补上了。

    早安,苏子茵。

    晚安,苏子茵。

    都是他想对她说的话。

    苏子茵摆摆手转身,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了。

    看着她的身影消失,裴暻之才回转身子,往校门外走去。

    他的肩头还残留了一缕她的发香,是迷迭香味。

    他细细体味,沉醉其中。

    暻之哥哥,我相信你,就像相信我自己。

    这句话一直回荡在他的耳畔,令他脚下的步伐更加坚定。

    他坐上一辆开往长宁区的公交车,去他和苏子茵曾经住过的老四合院。

    老四合院所在的红星巷是s市的一部分,却和s市和而不同。

    s市时尚而冷硬,处处流光溢彩。

    红星巷则是s市前身的缩影,布满了烟火气和市井味。

    之所以叫红星巷,是因为巷子口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一个五角红星。

    没有人说得清,是先有巷子名还是先有红星石,也无需明了,人人都知道这里就是红星巷了。

    裴暻之走在红星巷熟悉的青石板路上,心里异常的安宁。

    他看见巷子里嬉闹成群的孩子,个个喜笑颜开;拿着一个小马扎聚在一起晒太阳的老头老太们,脸上写满了岁月的风霜;

    提着菜篮子的主妇,看着报纸的爷们,背着书包的中学生……

    张家的藤蔓盘到了李家,结了个沉甸甸的大倭瓜。

    李家的李子树枝伸进了王家,王家的小丫头贪嘴摘了一颗,酸得她呲牙咧嘴,却仍然皱着眉咬下了第二口……

    巷子里的一切鲜活而生动。

    s市日新月异,红星巷的时光却流淌得很慢。

    走多少步要左转,再走多少步右转,裴暻之一步都不会错。

    苏子茵曾经的家座落在红星巷最敞亮的地方,是个四方四正的大院落。

    朱红色的木头大门虚掩着。

    曾经斑驳的门,如今刷上了油亮的漆。

    却也太新鲜了些,跟陈旧的巷子格格不入。

    裴暻之推开大门进去,院子里有水井、葡萄架、大丽花、猫猫狗狗,四面都有几间屋子。

    当时,苏子茵家住在北房五间,西房堆放些杂物。

    裴暻之家住在东房三间,南房那边是厨房、储物的所在。

    苏子茵的爸爸是红星巷里少有的文化人儿,老派大学生,二胡、京剧、绘画、收藏都能来两下子,还喜欢说书。

    夏日午后的院落里,晚风习习,已没有了白天的燥热难安,孩子们围在他身边,听他讲《说唐》、《杨家将》、《岳家军》,那一个个精彩的英雄人物丰富了孩子们幻想的世界。

    孩子们喜欢他,他也喜欢孩子们。

    大人们却私下里议论他是个败家子。

    说他败家是因为苏父有着文化人的通病,不善经营。

    文化人并不善于市井生活,更何况是在江湖上没有什么名号的半吊子文化人。

    他搞艺术品收藏,亏了钱,便把房子租给了裴修林一家,租金算是便宜的,裴家的钱紧张时,他也从不催交租金。

    裴修林与苏子茵的爸爸截然不同,他精明强干,善于算计,清楚每一分钱的来龙去脉,懂得怎么让钱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知道积累财富的秘密,所以才会白手起家,兢兢业业,成为s市服装业的一方霸主。

    裴暻之在院子里环顾四周,青砖碧瓦,绿意盎然,还是和当年一样。

    屋子背后的那棵杨梅树也还在。

    “先生,您是来吃饭的吗?”一位二十来岁的女孩子笑着问道,“还早着呢,要不您先里边坐,我给您沏茶。”

    吃饭?什么时候这里变成了饭馆?

    “这里是吃饭的地方吗?”裴暻之不解地问道。

    “是啊,您不知道吗?”女孩子笑了,“这里是江家私房菜啊,要预定才能吃呢。”

    裴暻之扫了一圈,什么也没说,从院子里退了出来。

    再三打量,是有一点不同了,那墙角的青苔都没有了。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坐在巷子口晒太阳,看过往的行人。

    裴暻之认得她,便上前去,“赵奶奶,您好,跟您打听个事儿。”

    赵奶奶看一眼裴暻之,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