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代升官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247(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瑾从朝中出来,见大臣们都疾步往家走去,他心里也有些了然。

    这些人莫不是都回去商量国家大事去了。

    如今圣上身体未愈,那酒楼定然是不能再去了,以免落人口舌。

    皇上的病情反反复复,御医们日日夜夜轮流守候,却还是无力回天。

    太子自然是最早收到消息的,不过赵王何晋王也几乎也是同时得知了消息,赶来了皇上的榻前。

    “大人,我们要进宫去吗?”赵将军问道。

    张彦瑾刚刚收到韩卫送过来的消息,怕是皇上之前就交代过韩卫。

    “韩大人进宫了吗”,张彦瑾问道。

    “韩大人回太守府了。”

    第144章

    宫中红灯灭白灯起。

    京城百姓半夜听到宫人的宣告,纷纷在家点起白蜡烛,哀思先皇。

    张彦瑾今夜并未入睡,等宫里的消息到尚书府时,他便即可叫人去色挂白。

    “赵王和晋王可有事?”

    张彦瑾送宫人出门,随后便见赵将军赶了回来。

    他虽然没有进宫,却是叫赵将军去了皇宫打探消息。

    原本燕国公和荣国公都不见人影,让张彦瑾颇为担心,虽然他知道前世继承大统的是太子,可这燕荣国公若是叛变的话,这大魏的走向可就不知是何处了。

    “赵王和晋王倒是无事,只不过那瑞国公手里却是有些暗卫。”

    能出入皇宫于无人之境,周勤此人倒是有些本事。

    张彦瑾对此倒不意外,周勤既然归顺太子一派总归是要拿出点本事来的,皇宫蛇龙混杂,太子不可能把身家都交付给侍卫,而周勤便是太子设立的第二道防线。

    皇上驾崩,百官定是要去朝奉。张彦瑾换好官服,等待着天亮。

    皇上对太子看重之意实在是超出了张彦瑾的意料,即便是撑着这最后一口气也要去除一个世家,想到先皇虽然对自己算计诸多,却大多是为国,为民,这先皇也算得上是一个明君。张彦瑾在心中感慨。

    大魏皇帝仙逝,享年五十五岁,谥号为文皇帝,葬于昭陵。

    依照旧例,礼部官员着手准备皇帝死后的各种仪仗。

    先皇葬入皇陵的第三日,太子正式登基,改年号为新元,尊文皇帝皇后周氏为太后,妾室关氏为贵妃,妾室赵氏为容妃。

    新皇登基,手握重权的他,就听了周勤诸皇子年长应去封地就藩一事,于是新皇首先便将赵王和晋王下派到西北和东南。

    张彦瑾等人则依旧是照常朝事。

    今日张彦瑾从朝堂回来,便将这消息写信于远在边关的伯父。

    “大人,这西北然是干旱风沙之地,东南多倭寇和外贼,这两个地方都非民生富饶之地。”

    赵将军道。这明显就是流放。

    “新皇刚刚登基,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这赵王和晋王能留得一一命,不过是新皇为现仁慈,让天下民众归心。”张彦瑾道。

    这封路千里迢迢,赵王和晋王若是在这途中出了什么差错,那也怪不到当今圣上的头上。张彦瑾想到此处,不由地摇了摇头。

    太子登基后,除了借着机会贬谪了赵晋两王一派的人,便是封赏了周勤等人。

    周勤从国舅爷的身份一举越位成了首相,将赵国公一派等人都甩在身后。

    如今周家势力风头过盛,想必不用等他动手,当今圣上也不会坐由其大。

    张彦瑾知道现在新皇为了稳定新朝局势,会大肆用周勤打压其他王爷的势力,并拉拢世家,于是,他就将自己龟缩起来,不参与任何争斗。

    原以为有先皇嘱咐在前,这圣上稳定局势就会重用于他,可是没想到新皇想要对他动手。

    张彦瑾本本分分地干着自己的公事,周勤就参揍他与民争利,商会苦不堪言,并且拿出了商会联名上书。

    新皇目沉如许,他看着张彦瑾,张彦瑾白了一眼周勤,老皇帝在世,怎么不说他与民争利!这些商会,哪里是真正的商人,都是那些士族的势力,皇帝便是再嫩,也不会看不出什么。

    倒是新皇这表情,张彦瑾心中一突,之前他不为新皇拉拢,但也没倒向其他王爷,若说和玉阳公主有矛盾,但是玉阳公主也造反了,还是这新皇举报的,可见新皇和玉阳公主感情也不深,这样一来,他和新皇是没有任何矛盾的。

    难道是被周勤说动了?

    张彦瑾的心思一下子转了无数次。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