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算(重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11(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又有些犹豫,“他好像还有顾虑。”

    苏曜心下了然。

    现在的沈盼大概只看得出武宁田土有限,不可能吸纳那么多流民。6仲却是个老道的人,应该已经瞧出他的用意了。

    “6公还是太保守了……”苏曜笑道。

    在这个问题上如此犹豫,看来6仲确实没什么野心。

    沈盼侧头看了他一阵,语气有些微妙:“苏队正很自信。”

    苏曜暗笑。这当然是因为活过一遭,他已实验过这个办法的可行性。不过他不想在沈盼面前表现得太狂妄,便只笑而不语。

    “小娘子……”见沈盼没有再说话的意思,他踌躇着开口。虽然觉得不是大事,不过他对沈盼寻找的东西始终有些在意。难得她主动找他交谈,他便想借机询问。可是不待他说出口,身后已传来一声轻咳。

    有人过来,苏曜只得暂时打住。沈盼回头,却是赵文扬站在那里。

    他这日的形象与上次不同。身上衣衫虽然还是陈旧,但是洗得干干净净,原有的破洞也用齐整的补丁盖住了。

    “原来是赵君。”沈盼温和地说。

    在她面前,赵文扬仍然十分拘谨,规规矩矩作了个揖:“王大嫂母女已大为好转,文扬特来向女郎道谢。”

    “不必客气,”沈盼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降真等人,轻声叹息,“可惜现在我能做的还是太少。”

    “总好过什么都不做,”苏曜安慰她,“那对母女不就因为小娘子活下来了?”

    沈盼似乎觉得有理,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对赵文扬说:“既然她们母女的病情已经无碍,上次的建议,赵君可愿再考虑一下?”

    “上次?”赵文扬一怔,随即醒悟她指的是替他谋差使这件事。

    沈盼点头:“使府近日正在讨论安置流民的方略。青壮男丁要么招入军中,要么授田耕种,最不济也可受雇于城中富户。不过我想赵君识文断字,理应有更好的去处。”

    赵文扬低头半晌,最后向她抱拳:“多谢女郎好意,但是某……”他看了一眼苏曜,似乎下定了决心:“某愿意从军。”

    听闻此语,沈盼和苏曜都是一愣。

    “刀剑无眼,”沈盼劝道,“还望赵君三思。”

    赵文扬摇头:“百无一用是书生。某想得很清楚了。”

    沈盼盯着他看了很久,末了一声轻叹:“既然如此……我尊重赵君的决定。”

    “某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赵文扬又道。

    “请讲。”沈盼颔首。

    “照理说,女郎帮了我们许多,不应该再得寸进尺。然而王大嫂母女无依无靠,我若参军,她们……”

    赵文扬说到此处有些迟疑,嗫嚅着半天没说下文。一旁的苏曜瞧得明白,这少年并不惯于低头求人,想是觉得难以出口。苏曜看向沈盼,她或许已猜到赵文扬要求的事了吧?

    果然沈盼微笑着接了话头:“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我既管了她们母女的事,就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赵君可以放心。”

    得到她的许诺,赵文扬如释重负。有她照应,王氏母女的生活应该不用他担心了。

    但是沈盼的考虑更为周到。思量片刻,她又对赵文扬说:“赵君虽然习过骑射,可是真要弃文从武,也非易事。这位苏队正弓马十分娴熟。这段时日,你可多向他讨教。”

    苏曜失笑,沈盼支使他倒是顺手,这么就把他捎带上了。不过……他看向赵文扬,沈盼方才说得那样明白,这少年还是放弃唾手可得的安逸,宁愿自己一拳一脚去搏前程,可见是有志气的。既肯上进,帮他一下并没有妨碍。是以虽然有些好笑,苏曜却没有拒绝沈盼的提议,而是立刻拉着赵文扬到旁边指点武艺去了。

    第一件事自然是看赵文扬的底子。苏曜先给他一柄弓。赵文扬虚拉了两下,虽然不知准头如何,姿势倒是相当标准。苏曜听他说学过刀,又找了一把刀扔给他。赵文扬掂了掂,随即使了一套刀法,也算有模有样。苏曜点头,以前的基础打得不错,难怪他有从军的自信。

    赵文扬刀法刚刚收势,苏曜就欺身上去。未出鞘的长刀直袭赵文扬面门。赵文扬身子急急向后一仰,刀身贴着他的鼻尖划过。苏曜反手转向,被赵文扬用刀背挡住。苏曜退开两步,向他勾了下手。赵文扬先收刀身后,向他低头致礼,然后才攻过去。

    苏曜见赵文扬攻来之时,先挽了两个刀花,不由一笑。范式不错,不过实战经验到底不足,虚架子有点多。刀至近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