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食妻之禄 卷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以王氏旋即把人扶了起来,"这么客气做什么?"

    然后从腕上撸下来一个镯子,"嫂子没什么好东西,只这个镯子是我最喜欢的,就看它颜色好,弟妹别嫌弃。"

    清薇将镯子套上,端详了片刻,才点头道,"水润透绿,果然极好。"

    之后王氏才拉着人将屋子里的人都介绍了一遍,自然少不了送礼回礼,都厮见过了之后,又将她送回空着的位置上,就在赵三夫人的下手。而赵瑾之已经先一步在旁边落座了,此刻朝王氏笑道,"多谢大嫂。"

    见过了面,又说了几句话,赵训便站起身道,"去宗祠。"

    宗祠里放着赵家列祖列宗的牌位,清薇作为赵家妇必须要祭祀过后,写入族谱,才算是赵家妇。此外这里还供奉着赵瑾之早逝的父母,她作为儿媳妇,也必须要来给公公婆婆上香敬茶。

    让清薇意外的是,供奉赵瑾之父母的地方,不但有牌位,而且还有画像。

    祠堂里光线昏暗,但还是能看出这两人出众的外表和气质。尤其是赵瑾之的母亲,单论容貌,她其实算不上绝色,但眉宇之间的气质,却令人见之叹服,自认不及。哪怕清薇心里多少有几分傲气,也必须承认是比不上这位婆婆的。

    若非这夫妇二人早逝,如今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呢?

    至少清薇知道,赵瑾之是绝无可能跑出家门去一个人住在长寿坊的小院子里,然后与她相遇的。也许那时候,她与他又会是另一般光景。又也许两人从始至终都不曾相识,各自有新的际遇。

    命运之玄奥神奇,往往也就在这意想不到之处。

    所以清薇虽然不信死后有灵,但上香跪拜时,却也有几分诚心。这是赵瑾之的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今日的赵瑾之,只此一点,便足够让清薇对他们满怀敬意。

    何况她自己也听说过这两人的故事,至今京城里还有人会提起。

    那也是一段令人神往的传奇。

    将手里的香插入香炉之中,清薇转过头来,便见赵瑾之已经站在自己身后等候。见她转身,便伸出手来要扶。清薇抿唇一笑,也将自己的手递给了他。两人手牵手走出了祠堂。

    过往的故事已经淹没在时间之中,成为过去,而新的故事,还等待他们两人去亲手书写。

    "你在想什么?"出门时赵瑾之问。

    清薇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祠堂,微笑着回道,"我在想,你们赵家专出名人奇人,我也不能堕了这传下来的名声。"

    赵瑾之闻言,脚步一顿,指了指挂在祠堂门口的那块匾额,"那是当年武帝赐给母亲的‘天下第一’匾。但在我心里,清薇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清薇看了一眼,果然不愧是武帝亲笔,四个大字凌厉粗狂,杀伐之意扑面而来。

    她不由道,"你在这里说这话,就不怕让婆婆伤心?"

    赵瑾之摇头,"母亲从前常说,这块匾杀伐决断,心怀天下,她受之有愧。"他说着转过头来看着清薇,"那时我答应过她,要娶个能衬得起这块匾的媳妇,把它传下去。"

    "今日,我做到了。"

    因为过来得晚,所以在赵二夫人的盛情邀请下,清薇和赵瑾之留在赵府用了午饭。

    席间赵二夫人询问了清薇不少侯府这边的事,能回答的清薇都回答了,不能回答的便含糊过去。赵二夫人显得不是很满意,拉着清薇传授经验,无非是"你年轻压不住人,要小心下头的人偷奸耍滑阳奉阴违""有什么事就来找二婶"之类,甚至还主动提出要给她送几个人。

    有句俗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赵二夫人便是这么一个典型的庸人。

    从前她担心赵瑾之回到赵家,会影响到分给三个儿子的资源,挡住了他们上进的路,因此心里自然不愿意。后来赵定方入阁,赵瑾之自己又坚定了走武将的路线,情势一变,赵二夫人对这个侄子的态度就不一样了。及至赵瑾之封侯,她心里虽然有些酸,但自家老爷是一国宰相,文官又不知比武将清贵多少,赵二夫人的心思还尚能平衡。

    但等赵瑾之要成亲,她的心情就复杂了。

    本心里,赵瑾之娶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