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户侯 卷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他却不取。老太君无可奈何,幽幽地发出一声叹息,手杖顶尖的木纹凤首深陷肉中。

    蓦地,魏赦抬起了头,一双微带潮润血色的眸子直直看向老太君,咬牙:"祖母,孙儿回来,就是为了弄清一件事,若祖母知道,就请祖母告知,孙儿生父到底是谁,母亲为谁所逼杀!"

    老太君犹若坐不住,似为魏赦眼中陡生的戾气所胁迫,竟颤巍巍往后缩了一下身子,讷讷住了,说不出一句话来。

    老太君虽是知道了,魏赦对二十五年的旧事有所觉察,但心下纳罕,也猜不透魏赦到底拿到了多少消息,就连他此刻目光迥然、嗓音冷刻的逼问,老太君也看不透他这是否是虚张声势。

    但不论是不是,作为一个已年近古稀的老太婆,她只需要装聋作哑,正如这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做的这般。

    她额角的银丝又晃了晃,慢慢地,溢出一声叹:"奶奶只知道,你生父,是军中行伍之人,你的母亲当年从军中归来,便怀了你。我亦是后来才知。怎么,赦儿你又知道了什么动静?"

    魏赦沉沉道:"孙儿正是不久之前去见了一人,心头疑惑,已有解答。祖母不愿说便罢。"

    他的眼神有些冷戾之气,老太君瞧着心头突突地跳,身子也刹那之间紧绷。

    她担忧。孟润梨是她这一生最为满意的儿媳妇,当年她由人所污珠胎暗结,老太君是暗恨过,恼火过,也生了心思,欲替她了解业障。但世事弄人,也就是回了神京没有多久,丈夫借着丁忧之名请求退隐,归还老家,一家人不得不南迁江宁。而那时,圣旨天恩赐下,为方满月的魏赦赐了一块只有神京勋贵子弟才佩的虎头金锁,又赏赐下无数金银财帛,魏府但有知情者,笑面承了雨露君恩,但心头之下无不是惊涛骇浪。

    如同一直担忧的梦魇成了真的,陛下他竟真的全知道!

    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把主意打到魏赦头上。

    老太君更是心知肚明,唯有保住了魏赦,魏家上上下下方能长久,魏赦但有不测,侯府均受株连。可惜她明白的道理,魏新亭却似乎越来越不明白。

    老太君怔怔地盯着魏赦,见他脸色郁闷滞涩之气渐消,似又吐出一点轻松笑意来,老太君也叹了声道:"罢了,你既不喜永福郡主,奶奶不强迫你,只是竺氏,并非奶奶刻意刁难,以她的出身和所历之事,她配不起你,也做不好的你的贤内助。终归你是我魏氏子孙,这个魏家你或是不在乎,奶奶却在乎,在这个江宁,无人可非议我魏家之不是。而你若是一意孤行,肆意妄为,这会给奶奶带来灾祸的。"

    她不说是为魏家带来灾祸,因她现在明白了,魏赦在知道了自己身世以后,对魏家更是不会在乎,便只说自己。

    魏赦幼年时,曾养在她膝下几年,是个孝顺活泼的好孩子,若心志未变,他是会对她顾及三分的。

    魏赦微笑:"孙儿自己晓得分寸。不过,魏家子孙非只有赦儿一个,祖母看看修吾,也是个极好的孩子,他也十九了,祖母何不为他张罗一门好亲事?毕竟,那才是祖母嫡亲嫡亲的孙儿,骨肉血脉至亲的孙儿。"

    老太君心头仿佛被刺了一刺,愕然看了眼魏赦,他却起身,微笑着告辞,退了出去。

    他修长而笔挺,犹若雨后空山间的竿竿青竹般的身影,消失在了四扇门后,老太君心头一梗,仿佛有口气堵在了胸口,滞闷无比,绞得疼痛起来。赦儿他话里有怨。只怕他母亲的死因,他也或多或少地猜到了……

    砰地一声,手杖落了地,老太君忽然以袖掩面,肩膀微微抽动起来。

    魏家之孽,始于二十五年前。

    可天子圣眷,又如何能避?

    业障!业障!

    ☆☆☆

    今日城中流言四起,孟氏又暗暗施了些手段,便沿途增派了几人,顺利把魏赦婚前蓄养外室使有一子的传闻带到了玄陵。

    玄陵地处大梁正中,地势低洼,交通便利,为南北往来之要塞,东西勾连之宝地。此际淫雨霏霏,整座城池被笼罩在一层湿润的雾气当中。

    隋白方浴身,正懒懒地卧躺于摇椅之上。他虽年近不惑,但气质清冷,皮肤白皙似玉,便一如双十的少年郎般俊美雅逸,薄酒微醺,又如醉玉颓山,有着说不出的旷逸超凡,令人远观尚且要唏嘘嗟叹几分,为之臣服,更加是不敢亵玩冒渎。

    王府上有跟随了十几年的阉人,是原先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