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某省的乡镇服装企业商会打算拍一部小成本电影,聚焦时装展,为行业宣传,剧本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找到合适的班底开拍,不过投资很小,只有百万。
百万应该去拍纪录片,现在正规剧组哪怕拍个烂片也得一百五十万起。
刘倍是北京本地人,生于艺术家庭,从小就学京剧,梅派大青衣,六年前才十九岁就从北京京剧院辞职了,独自闯荡演艺圈消息灵通,目前正在跑这事。
“这些服装企业基本以代工为主,自有品牌很低档,都是“芝兰”、“雪梅”一类的审美趣味,没有好的作品和设计师,要拍这片得请一流设计师打造大量服装,可这么小的投资请不到人,那就拍不出来像样的作品,我问过几个大工作室人家都没兴趣,小工作室又没法保证品质。”
“不会又是那种老板和女专业人才之间的狗血故事吧?”
“正是这类的。”
苏长青了解这类片子,一度比较泛滥,大多属于主旋律积极向上的,没看剧本也能猜出是某个锐意进取但缺乏时尚头脑的乡镇企业家和时髦女设计师共同创业历经曲折的故事,最后爱情事业双丰收。
很烂的剧情。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乡镇企业里其实没有特别好的设计师,人往高处走,有些能耐的设计师都不愿与低端企业合作,企业家与艺术家两拨人仿佛活着各自的平行世界里。
这种烂故事只证明一件事,如果企业家们真能把设计师娶回家,那倒是能解决这个人才短缺问题。
本山子和范德彪后来拍过一个小品表达过这种不服气:专业设计师有什么了不起,扭扭捏捏的像个屁精,俺们自己设计的衣服、自己训练的红高粱模特队照样牛逼,劳动人民是最美的,劳动人民的劳动服装是最美的!
不得不说本山子还是很敏锐的,在基层摸爬滚打的时间长,了解这种供需矛盾。
苏长青和刘倍互留了电话:“这事咱们可以从长计议,别的工作室干不了很正常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