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光影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八章 恍惚看到了天花板(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倍从陈锦那拿到了苏长青杭州的电话,打过来兴奋得不得了:“这两个电影节几乎同时开始,我一时兴起就和朋友们兵分两路全都试试了,没想到一箭双雕!”

    她们一行去了八人,在欧洲待了差不多一个月,虽然只有两人是正经参评的,倒也能分两队。

    没有网络、交流不畅的时代真好糊弄,反正老外相信这些人是参评的主创人员,或许也不在乎,毕竟出品方参展的也很多。

    卡罗维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大奖虽然比不上戛纳金棕榈、柏林金熊,毕竟也是国际a类大奖,上次国内获奖的电影还是五年前的《芙蓉镇》。

    陈锦说记者络绎不绝,有的记者来了两三次也采访不到主创人员,都有点不高兴了。

    这些人得罪不起,苏长青立刻回了北京。

    虽然现在影片国外获奖已经不是了不得的大事,可毕竟还是少,何况是连获两奖,新闻价值还是很足的,记者们也有交稿任务,大家得互相配合。

    本来两个国际电影节不太可能如此撞期,然而卡罗维利国际电影节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去年这个国家分裂了,有的事就乱了套。

    记得重生第二天给杜可可打电话,她说捷克斯洛伐克前几天分裂了,现在算算差不多正好一年,苏长青当时还开玩笑说不关他的事,看来这话说早了。

    当时外交口打算拍部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前世今生的片子,杜可可让苏长青打电话给胡笳问问能不能帮忙,也因此与她搭上了线,并认识了许帆等人。

    现在获得了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大奖,也算冥冥中自有天意。

    如果当时有机会拍了那个前世今生的片子,也很可能中奖,苏长青擅长驾驭类似题材,完全可以为这个奖定做一部电影。

    重生的人有这个优势,知道他们当年在想什么,之后又生了什么,预言式的作品很容易击中评委和观众的软处。

    苏长青回到北京立刻进入状态,与投资方服装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