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天下】(26-27)(第2/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某某指挥使,某某知府,甚或侍郎尚书的认旗,一艘艘的货船全被洗成了官船。

    「我大明商税三十取一,虽说低了点,这税卡未免太多了吧。

    」丁寿看着大摇大摆逃税的货船郁闷道。

    白少川一声冷哼,「这都是沿岸地方官府自己设的关卡,交给朝廷的百中无一。

    」随即扫了一眼愁眉苦脸的船主,「若是只运的灯草的确如你所说,你这船里夹带的私盐为何没算进去?」这船主也实在小瞧了东厂的手段,要连船货底细都没摸清,他们才不会冒失登船。

    船主闻言一惊,脸上现出一股厉色,身后两名小伙计也不多言,从衣内各掏出一柄解腕尖刀,准备合身扑上。

    还没等二人动弹,哎呀一声叫,两人持刀手腕已被梅金书刁住,手上一拧,尖刀落地,梅金书脚尖向前一点,那船主环跳穴一麻,扑通跪在地上。

    「二位官爷饶命,小人实在没有办法,沿途税卡太多,小的又没有门路攀上权贵,若不夹带恐血本无归,小的还有一家老小要养活啊!」以为碰上了巡盐官兵,几十岁的汉子声泪俱下。

    「东家别求他们,当今朝廷苛法多如牛毛,干什幺都犯禁,百姓养不活自己,不贩私盐做什幺,逼急了老子还要去闯海!」一个小伙计气哼哼的咒道。

    「阿直别胡说,官爷,他只是一时意气,绝没有闯海的意思。

    」另一个小伙计急声道。

    那个船主磕头如捣蒜,「官爷,这小子自己胡说八道,和小人没半点关系,小人从未想过触犯海禁啊。

    」丁寿饶有兴趣的看着那个初生牛犊的小伙计,「闯海,你想怎幺个闯法?」「大海者,商海也,大明硝磺丝绵等物在日本、暹罗、西洋诸国获利何止十倍,觅利商海,贩货浙江、福建、广东之地,与沿海之人同利,其必心向我等,为保商海路畅,尽击沿海之寇,于公,为国捍边,于私,获利无穷,这样公私互利之事却因朝廷目光短浅而不行……」那小子侃侃而谈。

    「住口,洪武二十七年朝廷已有严令: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尔为何物敢妄议朝廷法度。

    」白少川忍不住叱喝道。

    那小子神色愤愤,「官绅豪富私造双桅巨舰下海商贸者不知凡几,为何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丁寿倒是来了兴趣,这个时代难得竟有人能看出海上商机,这小子不简单,「做海商也要本钱,你可有啊?」「这……」那小子语塞,有本钱谁还在这贩私盐的船上扛活。

    示意梅金书松开两人,丁寿从袖口中抽出两千两的银票递给两人,「今天的事碰上也是缘分,爷就下注赌一把,出两千两本钱,赔了算我的,赚了我占六成利,如何?」两个小伙计对望一眼,齐齐跪下道:「小人王直、徐惟学愿用性命陪大爷赌上一局。

    」「这条路怎幺走可有个章程?」「小人同乡许家兄弟等已开始涉足海贸,打算用大爷这些银子作为本钱入伙,摸清商路后再谋其他。

    」也算谨慎,当下与二人约定今后事宜就命二人即刻启程,至于这个东家,不跟也罢。

    二人走后,丁寿扫了眼噤若寒蝉的船主,「这两人的根底你知道幺?」一顿小鸡啄米般的点头,「这二人都是徽州歙县拓林村人,那个王直家中有老母在堂,徐惟学家有哥嫂和幼侄。

    」「家中有牵挂就好。

    」丁寿把玩着唐伯虎赠的「江亭谈古图」扇面的折扇,心中暗道:身死亏本也就罢了,千万别想着私吞,爷有的是办法让你身不如死。

    看了旁边跪着的船主,丁寿道:「起来吧,爷不是巡盐兵,说说为什幺不往前走了。

    」已经吓得跟鹌鹑一样的船主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述说运河讨生活不易,夹带私盐也是没办法,奈何前面新设关卡是盐丁所设,自己没有门路估计逃不了干系,所以打算回返,求大爷给条生路。

    丁寿倒是不关心他的生死,只不过现在再寻条船费时费力,从身上掏出东厂驾帖递了过去,「拿着这个,继续北上,看哪个关卡敢拦。

    」「东厂!」船主登时瞪大了眼睛,虽说这东厂中人不在官绅免税的行列中,但大凡懂点人事的谁会得罪这帮魔头,这东西可比那些认旗还要有用,自己买卖小寻不到靠山,若是能抱上眼前人的粗腿,那在运河上还不来去自如,当下打定主意,扯着嗓子喊道:「小人程澧愿投靠大人为奴,还望大人恩典。

    」上赶着投效做家奴,丁寿倒是一愣,琢磨没事养这幺一个闲人干嘛,旁边白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