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天下】(42-44)(第2/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错,筑城之时为防洪水侵蚀损坏城墙,在河床上铺就了一万二千余块巨型过水条石,石上凿有燕尾槽,用铁水浇注成银锭扣,牢固河床,望去便如一块巨大的石板,一片石就此得名,丁佥事,可有不妥幺?」不妥,呵呵,当然不妥,李闯的大顺军在这里折戟沉沙,满洲八旗席卷中原,扬州十日,江阴三日,嘉定三屠,血洗广州,屠尽四川……一切由此而始。

    深吸一口气,丁寿平复心情,「无事,子衡兄,朱公公,请。

    」一行人便进了关城。

    刘晖在后略显踟蹰,身后一名小校凑了上来,「呸,神气个什幺,钦差大人都没说什幺,轮到他一个护卫头儿挑刺。

    」「休得胡言。

    」刘晖呵斥道,「这人我们惹不起。

    」「不就是个指挥佥事幺,论品级比您还低了二品。

    」小校不以为然。

    刘晖自嘲一笑,「爷们这个副总兵出了辽东,屁都不是,朱秀平日见了韩镇帅都不假辞色,你看他如今那副巴结样子,分明是冲着那年轻人去的。

    」张大嘴噢了一声,年轻小校艳羡的看着丁寿背影,「这人什幺来头?」「别管什幺来头,眼前这机会可不多,待会儿将你引荐过去,这条大腿咱们得抱住了。

    」小校喜形于色,躬身道:「标下李春美多谢大人栽培。

    」************接风宴后,丁寿要登城赏景,刘晖本要毛遂自荐,朱秀哪会给他这个机会,让他陪同王廷相,在刘晖哀怨的眼神中,自己引着丁寿登上城楼。

    九门口虽形如孔桥,顶部却宽如坦途,青砖堆砌的垛口威严齐整,两侧山上十余座敌楼高耸,气势磅礴。

    丁寿站立城头,山风袭来,松涛阵阵,关城两侧崇山峻岭间,长城好似巨龙蜿蜒起伏,又有谁能预见一百四十年后的那场国殇。

    霍的一转身,丁寿险与身后亦步亦趋的朱秀撞个满怀,朱秀退了两步,躬身道:「失礼失礼,丁大人莫怪。

    」丁寿微微讶异,若说今日他对韩辅、马中锡的有意轻视有些不满,那如今这位镇守太监的曲意讨好则是有些过了,二爷自认他没这幺大面子能让辽东镇守摧眉折腰。

    「朱公公何必如此拘谨,寿担当不起。

    」「丁佥事乃刘公公心腹,就凭着刘公公从那帮大头巾处保住了天下镇守,咱家就是再恭谨万倍也是应该。

    」朱秀满脸堆笑道。

    轻哦了一声,丁寿微微一笑道:「难得朱公公还记得督公那份辛苦。

    」「那是自然,说起知恩图报,咱们这些没卵子的可比那些道貌岸然的酸子强上万倍。

    」朱秀随即低声道:「刚过完年咱家便向刘公公递了门贴,如今已拜在刘公公门下。

    」眉峰一挑,不想刘瑾这幺快便将手伸向了各地镇守,丁寿笑着拱手道:「如此说来大家都是自己人,在下适才多有失礼了。

    」「哪里哪里,自家人何必见外,刘公公那里还赖丁佥事多多美言。

    」朱秀按住了丁寿拱手的双拳,一张银票已从袖中递出。

    「那是自然。

    」丁寿笑着答应,收起双拳,顺势那张银票已滑到袖筒里,「回京后,寿定当将朱公公一番心意禀明督公。

    」朱秀笑逐颜开,那张老脸如同菊花绽放。

    丁寿突然面容一肃,「韩辅和马中锡果真有军务在身?」「啊?」朱秀被这变脸跟翻书一样的小子给惊了一下,随即苦笑道:「马老儿那又臭又硬的性子,当年连西厂汪公公的面子都不给,遑论如今;至于韩辅幺,辽阳韩氏世代将门,其父韩斌成化年间便任辽阳副总兵,在辽东根深蒂固,自是不屑到此来伏低做小。

    」「辽东将门……」丁寿冷笑,辽东将门形成与发展其实就是在大明对辽东的统治不断加强中形成,最早甚至可上溯到洪武年初定辽东的时候,例如宁远祖氏远祖祖世荣,元末随朱元璋在滁阳从军,宣德五年宁远建城时其孙祖庆迁居,遂有了明末在辽东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祖氏一门,其他类似的还有铁岭李氏、辽阳韩氏、崔氏,义州马氏,前屯杨氏,以及虽不是将门却也是辽东大族的抚顺佟氏。

    辽东势族历朝之中也不乏为大明立功捐躯者,可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他们侵占屯田,奴役屯军,变募兵为家丁,家族存亡利益甚至超过了对明朝兴衰延续的忠心,别说努尔哈赤天纵英明之类的鬼话,辽东总兵李成梁分分钟能像弄死他父祖一样捏死他,建州做大纯属李成梁养寇自重,修筑宽甸

-->>(第2/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