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恋巢鸟与月见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恋巢鸟与月见花(序)(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封建社会不断完善以后,最后慢慢被世人所接纳,成为影响华夏最深刻的学派之一。

    孔子只是上古先贤的杰出代表之一。而时光长河浩渺无际,又有多少先贤为华夏的黎民苍生追寻真理,燃尽了自己的一生,连名字也被时光所消磨,不为人知?但是,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天上的星星不知凡几,我们很难全都说出它们的名字。我们所能知道名字的先贤,或许只是历史中出现的十分之一二罢了。不过那又怎么样呢?他们对世人的贡献,已经超脱了生命本身,覆盖到了整个社会之上。因此,他们的追求则被称为理想。最后他们被世人所推崇,升华至普通社会之上,共同组成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如同星海一般耀眼。

    而另一些人,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将自己的欲望强加于其他人之上。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不等,人们也会对他们做出不同的评价。最严重者,就是为了一己私利而背叛国家和民族的人。他们大多被称为汉奸,被世人永恒唾弃。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的沉沦在地底。

    但是无论先贤也好,汉奸也罢,他们都是从普通人之中走出来的。古人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只有自身具备了足够的条件,才能够伸张自己的志向。只有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才会更好的回馈社会。

    犹如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一样。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的需求大多比较基础,人们的关系也因此比较简单并且混沌一团。无非是希望有一处栖身之所,能够时常温饱,部族能够延续下去等,再无其它。旧有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到了后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拓展,就促进了新需求的形成。犹如太阳和月亮,在一次次的交替中推动着时代的前行。有的人追求全体社会共同的幸福,并为此燃尽了自己。他们被世人所推崇,他们的需求也就开始绽放光芒,升上天空,成为了长明不灭的日月星辰。

    而那些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牺牲其他人的人,就如同浊气一样下沉。最终他们被沉到地底,形成汩汩流动欲望的熔岩,被牢牢的禁锢在地底,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外泄。而绝大多数人,都是处在中间的普通人。他们的需求层次有的高一点,却达不到发光发热的程度。有的需求层次低一点,却也不会如相柳之血一样荼毒四方。

    于是,这就形成了我们所处的世界。上之极有日月星辰,下之底端有熔岩流淌。而更多的则是或高或低的普通人。他们的需求因心而生,因时而变。因此也就有了风火雨雪,有了我们现在所处的光怪陆离的世界。

    发```新```地```址

    &116;&104;&121;&115;&49;&49;&46;&99;&111;&109;&65288;&31934;&24425;&35270;&39057;&65289;

    需求产生了我们所处的世界,那不可捉摸的命运,也就在其中悄然。

    那么,到底什么是命运?古人认为,命运就是天的意志。天是无上伟大的存在,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天为生灵之父,地为万物之母。人们歌颂光和雨,敬畏风与电。那时候,天意就是不可抗拒的命运。或许也有英雄人物对抗命运,也有传说中的仙神试图摆脱宿命,可是成功者寥寥。

    可是,天既然无情,那为什么会赋予人们不同的命运呢?没人知道。

    走入现代社会以后,科学的进步让人们了解到了自然运行的规律,于是天不再神秘。人们推翻了天,认为人定胜天,科学总结的自然规律取代了“天”,成为命运新的代表。

    然而,对于科学也无法解释的存在,人们依然用神秘来解释。科学取代了神明的位置的情况,或许也只是暂时的。说不定在物质生活极度发达的未来,人们可以穷尽自然界的绝大部分规律,将自然规律也打下神坛。到那时候,人们或许会再一次审视自己,将人的思想取代自然规律的位置,放上神秘之巅,成为宿命和命运的代名词。

    所以说,需求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宿命啊,命运啊,不就是由这些东西组成的嘛。在人的认识有限的时候,命运和宿命到底是什么,没人能说得清楚。就像夜空中的撒下点点的星光,能感知到的,永远只能感受到千万年之前的遗留下来的,同样寒冷的温度。不过有一日,这个情况得到了改变。贪婪的人们啊,总是喜欢将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从别人身上获取。正是因为这样,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