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星辰耕者(太空歌剧、性奴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星辰耕者(01)(第2/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维靖抬头看了看蓝天,嘴角终究还是微微上扬了起来。

    还是现在这样随心所欲的散漫生活适合自己。

    ……

    碧洋星,一颗位于外围星域拓荒边界附近的类地行星。碧洋星有着对人类而言极为适宜的重力与大气环境,在久远的过去经受过古代移民的大规模生态环境改造,大片的陆地区域都被设计为了各类地球农牧业物种的栖息天堂。这颗自治农业行星如今供给着周边数个恒星系的都会行星与非宜居工业星球的粮食和农产品,在某种意义上掌握着千百亿居民的生活命脉。

    碧洋星上定居的数百万户家庭大多都拥有自己的农牧场,小则数十公顷,大可超过数千公顷。李维靖现在便坐拥着一个面积上千公顷的自动农场,种植作物粮食谷物大约占半数,同时也包含有各种常见的蔬菜水果,此外还畜牧有一些奶牛、肉猪、鸡鸭等禽畜,以及几个淡水鱼虾的养殖池塘。

    几架小型的反重力无人机从李维靖和智子的头顶飞过,周边的农田里也可以看到一系列各式各样的作业机器人在不断工作和巡视。李维靖的农场基本完全由各类农用自律机械和无人机承担一切生产和维护工作,由一个标准的模板型中央管理AI进行统一协调。李维靖一年到头几乎可以什么都不用干,只用躺着就能收米——尽管大多数碧洋星农场也都是由机器人和AI承包绝大部分工作,但一般的碧洋星本地农民们多少还是会隔三差五亲自下地找点活干,像李维靖这般懒到如此彻底地步的并不多见。

    而至于李维靖身边的智子,她是一个非常高级的多功能助理仿生机器人。不同于农场的中央管理AI这种模板型人工智能,智子是一个拥有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聪慧型人工智能,她的身体则是一具液态记忆金属主结构仿生机器人——这种型号的机器人一般以军用类订单居多,很少会有人这么奢侈地订制这类机器人作为民用智能助理。至于她的名字,以及外貌和人格的日裔文化背景设定,则都来自李维靖阅读古代科幻小说的一点小小恶趣味。

    不过,碧洋星农民的生活倒也并不全然如此刻般这么平淡清闲。

    碧洋星的原生物种之中,存在着一些体型庞大的类节肢动物的群落。这些物种群落不知为何,对人类和各种外来的地球动物有着异常高的攻击性。它们的巢穴分布在行星上一些特定的荒芜地带的地下,有着极为诡异的繁殖周期。每隔一段时间,这些凶残的类节肢动物就会以难以计数的庞大物量从一些区域的地缝中涌出,然后对一切人类定居点发起疯狂的攻击。

    多个世纪以来,碧洋星移民们用了各种方法都没能成功地彻底灭绝它们。最终,人类移民们只得采取总体守势的策略,用能产生电磁与能量护盾的屏障护栏包裹住所有的农场、定居点、基础设施乃至于地面交通道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规律的巢穴清剿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它们的活动强度。

    许多农场在屏障护栏之外还种植有独特的防护森林带,这类防护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动植物都是人工基因编译设计出的特殊人造物种,对人类和常见地球动植物基本无害,但对碧洋星的类节肢害虫们具备有一定的天敌特性。

    尽管大部分情况下,屏障护栏和防护森林足以彻底保证农场的安全,但有时也会出现居民们不得不依靠“额外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情形,而碧洋星的农夫们大多都非常精于此道。

    在穿过一片又一片被各类自动机械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农田和果园后,李维靖和智子来到了一幢有着宽阔而漂亮的庭院的超大号别墅前。

    李维靖推门而入,让智子把快递盒放到沙发上,然后拆开包装,一点点地把一艘太空战舰的模型拼好,放在了茶几上。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移向了模型旁的一副相框。

    它不是电子相框,里面放着的是一张用古老的传统技术冲印出来的实体照片。照片上是一对怀抱着一个婴儿的年轻夫妇,他们的背后是碧洋星上显然见不到繁华大城市景象。

    自己的父母似乎是川铎出身的科学家与社会精英,自己也是在川铎出生的。但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父母就因为工作原因带着他离开了UCG首府,一起搬家到了云氦三号卫星上。而之后又过了几年,自己的父母在一次深入未知星域的太空科考中和整个科考团连人带船一起遇难失踪,至今依旧下落不明。

    自己之后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云氦三度过的,他在这个联合政府的学术与科研圣地上从小学读到了大学毕业,之后又略经几番波折,最终来到了这个碧洋星农场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