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后,定了“琉璃之吻”。简洁翠绿的枝蔓蜿蜿蜒蜒的缠绕着,带着生的希望与春天的气息。四周透明材质的磨砂边框,在手机手电筒的映照下,会折射出碎玉琉璃的质感。
她想起了隋梁帝萧衍那句诗:
楞伽山顶坐宝日,心有琉璃色如雪。
那真是非常理想的状态。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平时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就是大量的阅读,写心得体会,然后听老师的观点说自己的观点来争一争辩一辩谁的观点更合理。湖波每篇文章都看得很仔细。她会一字一句的阅读,然后在笔记本上做摘抄,写感想。很快,她的许多观点被各大老师欣赏。诚然,大学语文,挣脱了应试的枷锁,确实轻松自由了许多。
有很多进了z大,自以为高枕无忧,就等着混文凭的同学,自动与她拉开了距离,“工作狂啊”“就是想留校吧”“大学了还这么拼……”“没办法,你看她长得那么胖,怕是嫁不出去了,只能吃自己啊!”“可怜啊真是可怜……”湖波的个性以及她高中三年的处境,决定了她不会和这些人争辩。但她心里其实是受伤的,只是伪装的坚强罢了。
毕竟,大学和高中比,还是好太多了。
湖波想起《水知道答案》的作者江本胜,曾在书中介绍过一个平易近人的实验:
在三个瓶子里装上米饭,天天对其中的一个瓶子说“谢谢”,一个说“混蛋”,还有一个既不贴标签,也不和它说一句话。总之,就是对它置之不理。
过了一个月,对着它说“谢谢”的瓶子里的米饭开始发酵;而对它说“浑蛋”的瓶子里的米饭,则腐臭变黑了。
最引人深思的是,对它置之不理的那个瓶子里的米饭,比被骂为“浑蛋”的米饭更快地腐烂了。这个实验被很多人重复了很多次,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对米饭置之不理比鄙视它伤害更大。
这个实验让湖波感动到落泪,眼睛又因多留泪水而愈益清明。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