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沉默了一小会儿,皇帝的思绪却已经飞扬了大半个边疆,从南到北的官员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不知道拿谁来填太尉那么个大个空缺。当前的想法是先不立刻寻找继任人选,而是把太尉职能拆成几分,提拔一些可靠心腹来共同接掌。
这时候,有一人跳出班次,进言道:“父皇,儿臣有一贤举荐。”
出列的女子面若满月,仪态雍容富贵,眉心绘一朵浓墨重彩的牡丹花,正是当今皇帝最为宠爱的公主安阳。
因为皇脉衰微,后宫只得三个公主,皇帝遗憾之余,便独宠这几个女儿,其中以安阳尤甚。安阳自小聪敏好学,文才武功不输男子,在审度时事上亦有独到看法,皇帝便特别准允她入朝议政,并特批准允她以皇子的规制开府建衙,如此已有数年。更有传言盛行一时,说皇帝要立安阳为皇太女,那又是另一番没根据的话风了。
此刻安阳出列,皇帝便显出感兴趣的样子:“哦,皇儿有何建议。”
“儿臣举荐颍川韩攻,此人谋事缜密,又精通律法,正合适入尚书台任职。”
这名字扔在朝堂如闻惊雷,众官皆是耳根一炸,皇帝皱起眉头,刚想要问问安阳说的这位韩攻是不是曾经在廷尉府里任职过的那一位,官员班次中立即有人站出来反对:
“微臣以为不可,韩攻此人刚愎自用,恃才傲物,而且又是戴罪赦免之身,当年皇上免去他的罪责乃是皇上的仁慈,不代表他没罪,他拒修《圣朝大典》就是藐视皇权,应该永不录用才是!”
安阳公主回头一看,只见那人乃一侍郎,是御史大夫薛人玉一党的。再看看薛人玉,他面貌谦谦,衣冠楚楚地站在文臣班次里,垂眉低眼地甚是恭敬,仿佛这事儿同他没关系。
新晋御史大夫薛人玉和韩氏兄弟是同窗,当年韩氏兄弟落难,他可没少落井下石;而且薛人玉也曾追求过安阳公主,但那只不过是因公主颇得圣眷罢了,如今他官拜御史大夫,自然无须在公主面前伏低做小,安阳心里有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