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听得那边一阵喧哗,似乎是几个人在冲突,周围聚集了不少的看客。这个时候正是黄昏,镇上的寻常百姓舍不得点灯,一个一个或是准备睡觉,或是搬了板凳在外面纳凉。眼见有热闹可看,自然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杨过凑上去一看,之间冲突双方一方是两个道人,看服饰是重阳宫三代弟子,而且功力精深。一个是彪形大汉,另外一个却是个病恹恹的中年人。另外一边是两个蒙古汉子,腰间佩带着弯刀,身材壮实,目光凌厉。一个蒙古人用结巴的宋语说道:“我大哥说的本来就是实话。你们想怎么样?打架么!”
杨过向一边一个看起来就佷八卦的小二问道:“这位兄弟,这里面是怎么回事?”那小二眉飞色舞的:“客官可是问对人了。这两位重阳宫的道爷跟这两个蒙古鞑子的纠葛,我可是最明白的人。原本我正在伺候那两位道爷喝酒吃饭,那两个鞑子中的大哥忽然用我们中原话说‘我本来以为全真派的道人都是些神仙,现在看来,却比小娘们都不如。你看他们喝酒,用那么小的酒杯子,一下抿上一口——还是我们蒙古人爽快。’这鞑子胆敢在重阳宫脚下讥笑重阳宫的道爷,这两位道爷自然不干,双方争吵了起来,闹到了外面。我们正猜测这两位道爷要出手教训一下这两个不知死活的鞑子呢。”重阳宫四周的宋人远不似其他黄河以北的沦陷之地的宋人们那般对蒙古人惧怕无比。他们看双方一副剑拔弩张的架势,便大声给那两个道人喝彩加油,让他们给鞑子一点厉害。
杨过看那两个蒙古人虽然气力不错,却没有练过什么功夫,如果动手,绝对不是那两个道人的对手。两个道人倒也不屑于欺负对方。那彪悍的道人叫道:“你如果不服,我就和你们比一比酒量。”他旁边的道人忧虑的拉了拉他的衣袖——重阳宫的规矩,虽然不禁酒,却严禁门人酗酒。所以一般的道人酒量都是很小,怎么会是嗜酒如命的蒙古人的对手?可惜他的同伴这个时候豪气上涌,哪里肯听他的劝告?双方摆上了两坛二十斤的烈酒,那彪悍的道人和对方一个高大点的蒙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