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她们,在练功有成前千万不能被他人知晓,不然为宵小觊觎,将有大祸。二女感于杨过恩情,虽然自认的确在心里面视杨过为亲生哥哥,绝无功利之心,背叛之意,但始终不知道杨过为什么那么相信她们,居然毫不防备地传授了她们当世最高深的武功。想不通之下,她们只好将那归结为缘分。两人对杨过地感情亦妹亦徒,绝对的信任和依赖。杨过也难得在除了姑姑外和别人如此亲近,还丝毫不带心理负担。
二女不忘记向杨过保证,绝对不会将他传授的神功外传。杨过自然不以为意。他门户之见淡薄,觉得这种保守的想法不值一提,他也不怕别人学了之后超越自己。事实上说白了,练武就像拿笔写字,笔纸都在,不同的人写出地字迹,好孬差别一目了然。固然好纸好笔写出的字会好上三分,但不是说只要都用徽墨宣纸,就都成了书法家。武学上也大略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只会依葫芦画瓢的庸才而言,或许学了更凌厉的招式,得到更高深的内功,才能更进一步。对杨过或者五绝这般直逼武道的人物而言,最高深的地方已经不能用秘笈承载,更需要自己的意会和领悟。例如杨过意境高雅,几年前用全真奠基拳法就能打败八个全真三四辈的弟子。学会天下最深奥的武学就能天下第一,这是庸人的想法。李莫愁所学和杨过相比,要逊色的多。但是现在杨过却还不一定是她的对手。关键不在武学,在于使用的人而已!天下人都学了九阴真经又如何?又有几人能够达到五绝的层次?等到十几数十年后杨过悟通了武学中更高深的道理,五绝再逐渐老去之后,只怕他杨过就会有如当年的独孤求败一般,纵观天下间,欲求一对手而不可得。如果有谁能够通过学习他杨过传出去的九阴真经,而有一战他杨过之力,他欢喜还来不及,怎么会忌惮?
杨过一直留在小镇上不走,是等着李莫愁伤好之后的决战,更为了探听小龙女的消息。在这个镇上留着的半个月,除了传授两妹武功之外,杨过几乎每隔两天就要回一次古墓,却从来没有发现姑姑的身影。他花了不少银子拜托各种
-->>(第6/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