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楚霸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3章晋王杨广(第三更,求订阅)(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外,所谓的户衡量起来也不准确。

    一户,可能只有五口人。

    一户,也可能二三百人。

    这能一样吗!

    可收税的时刻,往往是一样的。

    后世,对户口精确到了人,华夏有十三亿五千万人,印度有十一亿三千万人口,对人口的计算,精确到个位数,十位数。

    可现在,人口能统计到户,就算是不错了。

    被统计到的户口,才是征税的对象;无法统计的户口,是无法征税的。

    隋朝初年有民86o万户,“贞观之治”时不足3oo万,给人的感觉是隋朝大乱,导致户口减少,人数减少。

    其实这是一个理由。

    另一个理由是,战争让很多小户,直接成为隐户,或是直接投靠大家族,成为奴仆,于是户口减少了。

    户口减少,并不一定代表着全国人口减少,更多是代表着国家征税的对象减少了,国家对地方,百姓的控制力减弱了。

    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后世,有着电脑,有着照片,能能精确定位户口,储存全国人口的数据,能实行精细化管理,管理定位到村,定位到居委会。

    可现在,只有木板代表身份证,户籍管理落后,中央管理最多定位到县,至于县以下,就是交给世家管理了。

    甚至一些县,州等,也只能交给世家管理。

    因为官僚数量不足,不能精准化管理,只能粗放管理。

    在中央,皇帝说了算。

    在地方,世家说了算。

    经过协商,世家包税,将某个定额的税收,还有兵役,徭役等完成了。地方上世家就是为所欲为,中央就是不管了。

    当然,想要皇权下乡,想要从粗放化管理,向精准化管理,就要增加官员数量。

    可增加官员数量,就要增加财政开支。

    可是庞大的财政开支,政府吃不消,只能是这样了。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