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楚霸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6章世家谋划(求订阅,第三更)(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些喊口号积极的人,可能掉头就把你们卖了!”

    “咱们这位皇帝阴着!”

    杨玄感道:“陛下要如何?”

    杨素说道:“陛下要打压世家,可很多世家若是老老实实,陛下也无从动手。故而要给世家破绽,让世家看到机会,到了那时,陛下就能杀猪了!”

    “杀猪!”

    听着这个名词,杨玄感莫名的悲哀:“难道,就任由皇帝欺压我世家!”

    杨素道:“魏武帝拓跋焘活着,世家谁敢造反,谁造反谁死。陈霸先活着,世家也无人造反!”

    “我们这位陛下活着,也没有人能造反成功!”

    “只可惜,人都是会死的。”

    “陛下能压住世家一时,却是压不住永远。世家与皇权之战,争的不是一时,而是漫长的时间。”

    “皇帝能压住世家,可太子未必能!”

    ……

    车辚辚,马萧萧。

    大军沿着运河,缓慢的前进着。

    项羽端坐在马车上,正在批改着试卷。

    “不好,不好,考中的世家为七八,寒门不足一二!果然,寒门难出贵子!”项羽微微叹息。

    看着这些试卷,就是烦恼至极。

    科举的目的,主要是打压世家。

    可早期科举对世家打压较小,反而是壮大了世家。

    只有到了宋朝,科举才有打压世家的作用。

    在宋朝,活字印刷术普及,导致书本普及,教育成本下降,识字人数增加。同时,宋朝加大了进士录取率。

    每次考试,唐朝录取的进士仅仅是十几个,几个,甚至一个没有,典型的宁缺毋滥。

    可宋朝每次录取的进士,至少在百人以上,又是大笔一挥,尽数通过。

    世家底蕴深厚,培养的子弟确实有更大的可能通过科举,但他们的人数太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庞大基数的平民自然占据优势,庶族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