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娘子克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但他们拿那国子监的名额作为聘礼之一,就是算准了姊姊你会为了我答应,他们必然不怀好意……"封清峻吃不下了,把碗一搁。"姊姊你别答应,我乖乖回佘家族学就是。"

    "你应该清楚,今日你在佘家族学闹的那一场,我早就有预感了,为何没有事先提醒你?"她好整以暇地望着他,"一方面自然是要给你这血气方刚的少年一个教训,另一方面,那国子监的名额已经报上去了,佘家族学既容不下你,你也无须容它。"

    已经报上去了?那不就代表着……

    "姊,你早就答应成阳侯府的求亲了?"封清峻急得跳脚,但下午被佘家的学子踢了一脚,这么一跳可是痛得他龇牙咧嘴。

    "的确答应了。你该知道为什么我一心要你上进,所以你要记得,以后这兴安伯府就要靠你自己撑起来,姊姊再帮不了你多少了。"封清媛说着,幽幽地想起了自家那一场祸事,如浪潮般铺天盖地的将兴安伯府冲得门庭寥落。

    从小,封清媛便是在福窝窝里长大的女孩儿,父疼母宠,琴棋书画、中馈女红无一不精通,长得俊俏,早早就与文大将军家的长子文瑾订亲,据说文家将她的八字拿去批算,大师说她极有旺夫运,还在京中传为美谈。

    想想四年前,兴安伯府还算是京城里少数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文臣之家,家门兴旺,前途光明,封清媛的父亲兴安伯时任兵部侍郎,却卷入当年安王叛变之事,被认为是同党而夺爵抄家,兴安伯夫妇也判了斩刑,只余一双儿女悻存。

    那一阵子对封清媛及封清峻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亲眼见到家中一夕破败,父母失去生命,剩姊弟两人孤苦无依,所有亲友避而不见,文家第一时间就来退亲,他们可谓是走投无路了。

    幸而兴安伯夫人当年正在准备封清媛的嫁妆,不想与公中搞混,便放到外头的宅子去,当年姊弟俩便是靠着这笔银子躲到乡下去,不至于饿死。

    之后因为安王一事涉及一项秘密,朝廷重启调查,竟意外替兴安伯府翻了案。

    原来当年安王勾结鞑子,当时兴安伯远在关外,在与鞑子的战事中担任监军,屡出奇策压制敌军,可说朝廷在内神通外鬼的情况下还能挡住鞑子的攻势,兴安伯功不可没,断不可能与安王勾结。

    因此兴安伯又重新复爵了,可是斯人已去,只能由当年十岁的封清峻袭爵,且由于战后国库空虚,抄没的伯府财产十不存一,也就只归还了偌大的兴安伯府,这对两个半大孩子来说是一点用都没有。

    现实的一切逼得封清媛在十三岁就扛起了养家的重担,她用嫁妆里剩余的银钱重新买了几个小厮、婢女、婆子,同时变卖了伯府里用不上的家俱用品,关上不用的院子,换来的银子全买了土地铺子,之后佃地租屋,收取赁金租粮过活,才勉强将日子过下去。

    封清峻自小便聪颖好学,原本在京城声名远播的白鹿书院读书,因为伯府受灾而被退学,之后即使复爵,书院却也不收了,其他读书的地方也忌惮兴安伯府曾与叛逆相提并论。

    为了让他继续就学,封清媛找了许多关系,最后佘家的族学才愿意勉强收下他,前提是高达别人三倍的束修。

    这几年的苦,姊弟两人都撑过去了,但封清媛旺夫的八字被讥讽为克亲,十七岁还嫁不出去,一直到前阵子成阳侯府突然来说亲,封清媛还觉得莫名其妙,打听到成阳侯世子的纨裤性格后,她便也猜想到了几分,就是找不到人愿意嫁,才会算计到她头上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