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根据他对几里国道听途说的一些印象,不熟悉的街区千万不要乱闯,最好就开车沿着主干道通过。
像他们两个典型的东国华族人面孔,又没有带着当地的向导和保镖,就像逛街一样走过大街小巷,简直就是吸引打劫的靶子。钱和证件被抢了怎么办?弄不好还会送命的!
朋友却笑着摇头说不要紧,这里是克林区,而且他是新联盟的人。
国际码头很整齐,倒也不算太意外,而当地的街区建筑显得有些杂乱,这也是正常情况。真正令黄老板感到意外的是,这里的街巷都很干净,并没有污水横流、杂物乱扔的情况。
每个街口都放了带轮子的大垃圾桶,还特么是分类的!
每走过几个路口,都有一栋崭新的、很漂亮的建筑,走近一看居然是公共厕所。这些显然是最近才修的,而且有统一的规划设计与正规的施工。
建筑门前都挂着东茵文双语标牌:严禁在公厕内xxxx,违者罚款三天。
谁会在公厕里面干那种事?但以当地土著的脾性也说不准!可是罚款的单位怎么是“天”呢?不解的黄老板又向朋友求教。
朋友笑着解释,所谓的罚款,就是到新联盟指定的工地无偿干三天活。当地土著大部分是不识字的,既看不懂茵文也看不懂东国字,但是没关系,看见那些带黄袖章的了吗?
就是胖乎乎的当地土著大妈,分片包干在每个街区内巡逻,也用土语宣传到位。
又往前走了没多远,黄老板听见了一阵嘹亮的、极富有节奏感的歌声,他愣了好几秒钟才反应过来,这应该是一东国老歌《咱们工人有力量》。
歌是用当地土语唱的,黄老板也听不懂,曲调似乎也经过了适当改编,变得更有节奏感,但还能听出来。
紧接着黄老板就看见一伙当地土著扛着藤丝大笤帚,迈着整齐的步伐列队从面前走过,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亮,个个精神焕。
一曲歌罢,领头的小队长喊了声口令,他们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