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令耿凡健有一种宾至如归之感,没有觉得身在异国他乡的种种不便。大巴车和客轮都是当地的一家旅游接待公司安排的,耿凡健与这些接待人员谈笑风生,对方的态度极为恭敬有礼,当时还留下了联系方式。
  所以耿凡健认为,自己再来非索港也能搞得定行程、讲明白道理。
  还有另一方面的因素影响了耿凡健的判断,源自于他平时的习惯。耿凡健生活在东国苏北的一座地级城市,在当地也算是有钱有势,就没吃过什么亏。
  但他没有清醒地意识到,有钱和有势虽然经常相提并论,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有势力的人想赚钱很方便,有钱的人也很容易收买势力,但这毕竟有个过程,还有着某种生条件。更重要的是,钱可以到处带着走,势力却很难短时间内转移。
  参与非索港酒店项目的投资人有一百多位,至少他们建的维权群里有这么多人。去年初秋与耿凡健一起来到非索港的共有三十人,其中一大部分都带着与耿凡健类似的心态。
  在某些方面他们也挺精明的,先用东国护照去了萨哇国,再用几里国护照离开萨哇国转机来到几里国。这样在他们的出境记录上就查不到几里国这段行程,仅仅是去了萨哇国一趟,不会暴露同时拥有两本护照的内情。
  他们还是联络了上次那家旅游接待公司,同样的行程来到了非索港南部海滨,然后又去了项目的工地。那个所谓的工地还保持着平整场地、正在打地基的状态,两年来没有任何进展,反而还破败了许多。
  其实就在差不多的时间段,“风自宾”也乘坐一艘豪华游艇到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