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于心。
所以,在这次行动开始之前,赵淳心里其实就已经对王越有了十分深刻的了解。算得上是知己知彼了。
但是,一场战斗的最终结果,事先准备的充分与否,固然关键,可影响最直接的却是在战斗中能否灵活的随机应变。纸上谈兵再厉害,落实不到行动上也只是白费功夫!
换句话说,赵淳身为统兵大将,领兵作战,一呼百应,带领麾下铁骑,令行禁止之下,就算是放到古代过去的冷兵器时代,肯定也是一支一等一的精兵。正常情况下,在他们面前,就算功夫再高的一个人,他也绝不可能在心里有一丝一毫的惧怕情绪。
因为过往曾经无数的事实都告诉过他,人力究竟有时穷,个人的武力再强大也是不可能对抗一支成建制的军队的……。
可是,就在此时此刻,当赵淳眼见着自己的手下在转眼过后一一都死在王越手下后,当他不得不直面这个人的时候。
仅仅是前后两次根本都算不上真正交手的碰撞之下,赵淳立刻就知道了自己不可能是王越的对手。然后,他又亲眼目睹了王越一个吞吐间,造成的异象,吐气如箭矢离弦,凝而不散。吸气似鲸吞四海,囊括八方。
于是乎,赵淳心里就再没有了第二个念头,唯一的想法便只剩下了“走为上策”四个字。
所以,他二话不说直接扭头就走,彻底打消了和王越交手的心思。
他为人虽然脾气火爆,但在事关自家生死之时,却也知道轻重缓急,绝不会因为一时血往上涌,就把自己置身于险地。
更何况,为将者未算胜先虑败。为了对付王越,他又怎么可能不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呢?!
且不说,现在他手下还有两百铁骑未动,王越真要敢单骑冲阵,那也算是正中下怀。到时候几十队的铁甲连环马,如墙推进,似山压来,一队队,连环冲撞之下,绵延不休,哪怕王越就真的是铜浇铁铸的身子,最多十几轮冲杀下来,只怕也要变成肉泥一堆了。想活都是奢望。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