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这么多年力气出在家里,出在地里,付出的辛劳不被人承认。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有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靠着自己的决策挣到钱,这件事的吸引力不亚于一块金子放在路中间。
她们的一辈子太灰茫了,可能从来都没有清醒的活过,浑浑噩噩的生孩子,浑浑噩噩的养孩子,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为孩子付出,要为儿子奋斗。
可去哪儿奋斗?
又往哪里挣钱?
这些成为了她们心头的尖刺,赵换娣以前最怕都是家里两个儿子出什么意外,后来元栋大了,她又会在村里人看唱戏的时候抹着眼泪哭,只因为那场戏是恶媳妇磋磨婆婆的故事。
对她来说,一生都在风雨飘摇,一辈子都在担惊受怕。看似稳固的家庭,其实她也从未安心踏实的过过日子。
因为她和周围所有人一样,都不认可自己的付出。
她的付出可以放在嘴上去拿捏女儿,但不能拿出去理直气壮的要求儿媳孝敬。
村里有媳妇磋磨婆婆,也有婆婆磋磨儿媳。
赵换娣羡慕的看着磋磨儿媳的婆婆,又害怕着自己成为那个被儿媳欺负的婆婆。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她担惊受怕几十年,临到老了却要害怕进门的儿媳欺负她。这时候她捏起母亲的权利,要求女儿们奉献孝道。
上辈子,她用的最顺手的,除了元棠就是两个女儿。元栋和元梁回家的次数最少,她也不敢打电话去叫,有时候缺了什么,倒是会很理直气壮的打给元芹元柳。
元棠整理着东西,她从不觉得自己是什么拯救一切的神。就跟胡燕一样,她们作为农村家庭的女儿,可以是家里出窟窿时候补窟窿的那一个,但绝对不是在全家决策时候可以决定方向的那一个。
胡母是这样对待胡燕的,赵换娣也是这样对她的。
她曾经觉得自己比陈珠好一些,胡燕比自己幸运一些。可看到最后,她们谁也没有幸运过。
在一个能为儿子付出的可能性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