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人能走的地方,完全可以直接出动大批人手,直接把火炮给扛进来。
王继达这个大活人都能坐着轿子进山,没到抗不进来一门几百斤的火炮啊。
只是机动性全无就是了,然而他们攻打松山也不需要什么机动性啊,完全可以耐着性子等个十天半个月等火炮抵达。
一边等援兵和火炮,同时也可以继续派出精锐和保乡营的拦截小队进行厮杀,甚至设计伏击保乡营里的拦截小队。
只要来几次成功的伏击,保乡营这边的精锐损失一大也就不可能继续保持对左右两侧群山的持续封锁了。
到时候完全可以占领一个进山小道,派遣偏师直接绕道松山防线后方去。
不说什么前后夹击,单单是切断松山前线和后方松山村的联系就足够了。
多管齐下的话,明军其实完全有可能堵住松山贼军的后路,切断松山贼军的后勤补给线不说,还能堵住贼军的退路。
等到援兵和火炮一道,再进行正面突破。
整个过程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耗时会久一些,需要动用更多的资源。
但是,这只是罗志学架设自己是明军指挥官的想法而已。
然而对面的明军指挥官似乎不是这么想的,在第一次总攻失败后,只进行了三天的绕道骚扰作战后,就迫不及待的发动第二轮总攻了。
而且还是没有得到增援的情况下就发动总攻。
是对面的指挥官太菜?
还是他对自己麾下的战兵有极大的自信?
罗志学根本就不知道,人家黄光茂本来就没有想过怎么快就发动第二次总攻的,奈何王继达一再相逼。
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发动第二次总攻了。
甚至为了避免发动总攻后遭到了极大的伤亡又不成功的情况,他甚至还打了血本。
就指望着哪怕是付出比较大的伤亡也要拿下松山,避免光损失但是却没有收获的情况。
说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